资讯中心

数字中国不能缺少农业数字化

时间:2019-10-08 15:35:19

      在产业数字化程度排行中,农业垫底,但这并不是说农业与数字化缘浅。相反,农业的数字化发展拥有广泛的市场空间。

      在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看来,数字中国不能缺少农业的数字化。数字化将进一步释放农村改革红利,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中,借助数字化这一重要引擎,农业农村将走出一条不同于欧美大规模机械化农业,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机遇,千载难逢

《经济》:

     数字经济将为第一产业带来哪些新机遇?目前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中占比较低的原由是什么?

王小兵:

     纵观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信息革命不是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数字化作为新的驱动力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最显著的特征是改变了过去现代化发展的路径,让经济社会由集中、分层走向分散和合作,在信息流的带动下,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开始转向农业农村,这意味着农村的每个个体、每个角落都能够融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缩小城乡差距,振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事实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拥有众多的数字资源。因为农业的生产对象包括动植物都是活体,数量和价格会实时地变化,不像工厂的某些数据是相对固定的。农业分散弱小的资源,恰恰可以通过数字化、云技术等手段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加以利用,发挥数据的价值。

     目前,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大体有两方面,一是农民购买手机、流量、话费等信息消费;二是电子商务,包括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两个方面。截至2017年底,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额达到2500亿元左右,与农村1.25万亿元、全国7.18万亿元的网上零售额相比,占比还不高。至于其他数字技术优化、要素结构升级,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培育品牌价值,与金融保险融合等,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农业的数字化程度不高,这是由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农业发展本身处于弱势,在线上同样有这个表现;农业发展要遵循自然周期和规律,回收周期长,数据资源相对分散。因此,农业既需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同时,特别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发展,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

《经济》:

     农业农村的数字化改造要遵循什么原则,能够解决农业农村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

王小兵:

     农业农村大数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究竟怎么搞,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

     总的来说,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是人的连接,其次是商业环节,三是产业的连接,互联网将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质量链、价值链的提升,是一个梯次的推进过程。

     从发展的原则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解决农业面临的几大问题。

     一是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较低,资源没有形成优化配置;

     二是农业质量安全还没有完全实现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三是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不强。例如,今年清明节前后,西北平原遭遇了倒春寒,导致正值花期的苹果冻害严重。实际上气象部门已经准确预测到了,但没有把信息推送给农民。如果大数据预测后变成服务产品,指导农民及时防范,这场天灾就可以躲过或很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四是产销对接不精准。消费者在哪买最合适,最放心,农民把东西卖到哪里最合适,价格最高?供需双方都不甚清楚。所以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到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找到农业产业中的痛点,最终给农民带来实惠。

     具体来说,可以从四方面着手进行。

     一要加快建立形成天、空、地一体的数字资源体系。进一步开辟、拓宽、疏通四条数据渠道:创新完善传统的调查监测统计数据;挖掘互联网数据;采集物联网、遥感技术、卫星传输,包括5G和NB-IoT(窄带物联网)商业化应用产生的数据;搜集实验室和相关检测机构的数据。

     二要加强农业数字技术的联合攻关。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大数据企业等攻克农业专用芯片、物联网设备,农业大数据管理、数据关联分析、数据辅助决策等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这其中,既要发挥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研究力量,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因为企业可以突破很多障碍。农业一样需要高科技!

     农业农村对数字化的需求十分迫切。传统农业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地融合。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懂农业的不懂IT,懂IT的不懂农业,要把这两方面的专家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互动融合。

     三是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的PPP模式。建立键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一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在农业方面的引领和监督作用。政府掌握的涉农数据要加快整合,逐步有条件地开放,真正为民所用,并且数据使用频次越高,价值体现越高。政府数据的开放有利于数据服务业的形成,未来,农业、工业中的服务业占比将越来越高,而农业农村的数字经济的占比会超过农业本身的价值。

     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益农信息社,目前已经在10个省整省推进。未来3年,要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近60万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每个信息社设一名信息员。实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综合性服务,“把村子推向世界,将世界推进村子”。

     四是要以试点抓好重点农产品的数据建设,形成单个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目前开展的苹果、生猪、茶叶3个品种试点,将构建一个由农业企业、科研教学单位、民间社团组成的产业联盟,建立产业大数据的公共平台,包括电子商务、国际市场等,探索从大数据采集开发、合作机制到商业模式全方位的流程,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


未来,风月无边

《经济》:

     您能概括一下未来数字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吗?

王小兵:

     我用“四无”成语来总结数字经济的特点和趋势。

     一是无所不在。

     互联网如同水、空气一样,每个人都离不开。

     二是无中生有。

     农业是新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沃土,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在不断地涌现。安徽砀山利用电子商务卖酥梨、黄桃罐头达到40亿元;广东高州荔枝,三分之一以上的荔枝是电商销售的;浙江省桐乡的华腾牧业用物联网技术养猪,5人能养1万头猪,并达到零排放。猪肉价格卖到140元/斤,还供不应求。这些都是无中生有。

     三是无微不至。

     信息化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IBM公司的业务从硬件到软件,又转向医疗健康大数据的研发。通过病例数据库对比能够帮助医生提供诊断服务,为患者配置最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深圳大疆发布的农用无人机无需事先绘测,可直接按规划路线进行自动农药喷洒作业。

     四是风月无边。

     农业大数据的前景无限美好。信息化大数据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发展机遇,有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中国的农业完全能够从低端徘徊实现高质量的运作。目前,阿里巴巴、海尔、联想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农业,期望在农业农村领域能够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在体制制度、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互联网基础建设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企业要抓住机遇,在数字化定位中,要着眼于解决农业农村中存在的痛点,即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要有创新有突破,从而开发出满足市场应用场景的产品。

     信息革命发展到今天,数据成了新的生产要素、战略性基础要素。

     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大数据技术,实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安全,预测减少病虫有效防护,减少重大自然灾害,精准对接产销,为金融保险期货提供数据支撑。

     等这些都发展起来了,数据变成财富,农业的数字经济就真正发展起来了。

     正如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所说,今天的农业已经不是简单地拿着锄头种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农民拿着手机用手指头就能种地,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肯定会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