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解读粮食生产情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56万亩,增长0.6%2020年,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
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随着秋粮集中大量上市,我国秋粮收购渐入高峰,总体进度明显快于上年。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6803万吨,同比增加1190万吨。今年以来,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均有所上涨,农民对当前粮价普遍认可,特别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纷纷表示今年玉米价格好、收益不错,愿意及早售粮变现,售粮比往年更为踊跃。秋粮上市以来,只有黑龙江省启动了粳稻托市收购,其他稻谷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稳面积、稳产量,把粮食安全抓在手里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是,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如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随着我国人口数量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出台的背景、有关要求、如何贯彻落实等问题,接受记者专访。Question《意见》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定经济社会发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当前秋粮收购和政策性粮食销售有关情况。记者从通气会获悉,当前,我国秋粮收购进展顺利,总体平稳有序,截至11月30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6803万吨,同比增加1190万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在通气会上表示,今年夏粮和早稻收购中,启动托市预案的范围较往年大幅缩小,市场化收购价格高,有利于农民增收。秋粮上市以来,只有黑龙江省启动了
科技部日前正式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0年度报告"),对2019年至2020年8月期间,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农业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进行了独立监测,预估了2020年全球粮食供应形势和进出口形势,评估了新冠肺炎疫情、沙漠蝗虫、湄公河下游干旱、长江中下游洪涝等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2020年度报告指出,2019至2020年大宗粮油作物
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面,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农业农村、动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支撑。中国农科院吴文斌:智慧农业受到小农模式制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吴文斌提到,制约
11月22日-23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强调,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建议》部署,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角色新定位和新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
11月初,袁隆平院士团队宣布: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实现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这个消息令人振奋,为中国粮食安全再添保障,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院士在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测产现场进行视频连线。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由于对中国和其他人口大国的关键数据进行更新,全球饥饿人口估计数出现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其网站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885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整合现有政策和资金项目,加大对黑龙江省的支持指导力度,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现代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推动黑龙江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现代种业提升、动植物保护